老奶奶先回家了,李寅寅问店主:“这个老奶奶得有一百岁了吧,还要上山挖笋挣钱?”
“嗐,她那是自己闲不住,离休老干部,一个月几万块钱,公费医疗用的那个红本本,什么都能报销!她还说她用不着,想把公费医疗本上交,她身体也是真好,我都感冒过几次了,她什么事都没有。有钱身体又好,她的日子可比我们舒服多了。”店主的声音里都透着满满的羡慕。
“离休老干部啊……那岂不是还扛枪打过鬼子?”
“打鬼子应该是没打,听说在兵工厂干过,现在她家里还有两把枪呢。”
在公安系统工作的郎白一听,就睁大眼睛:“96年就全面禁枪了,她还能有枪?”
“那我就不知道了。”店主转身进厨房,开始做菜。
下午,李寅寅和郎白到老奶奶家,老奶奶的外孙女在家里,她平时在网上做电商,卖本地的小核桃、笋干等等土特产,顺便照顾老人。
见两人过来,她热情地给两人拿水果倒茶,然后又缩回房间里,坐在电脑前面,p图、写文案,与客户们谈生意。
老奶奶坐在躺椅上,对外孙女颇有微词:“天天坐着不动,空手爬个凤阳山,都要两个多小时,现在这么年轻就这样,将来老了可怎么是好。”
李寅寅问道:“那您大概要爬多久啊?”
“一个多小时,怎么也能到了。”
凤阳山,1848米,大多数年轻人早上八点出发,中午十二点才能登顶。
李寅寅表示惊讶:“您这是跑步上山呀?”
老奶奶露出骄傲的表情:“跑步,哼,我像她这么大的时候,五公里全副武装跑步,要是跑不进十九分钟,哪还有脸吃饭!她呀,我的那个包,她背都背不起来。”
屋里传来不满的叫声:“你那个包的背负系统太差了!”
老奶奶不服输地喊回去:“我怎么就能背!”
里面又没声了。
老奶奶继续吐槽外孙女的懒惰:“本来今天送笋干她说她要去,一看家里自行车没在,就说要等借到车再去。没办法,只好我去了。”
从老奶奶家走到饭店大概有四公里左右,拎着十斤的笋干走这么远,确实辛苦。
屋里又传来不满的声音:“那么远,我说给武伯伯十块钱,让他捎过去,你非得自己去,万一路上摔着,那是省十块钱能完的事吗!”
“我又没摔到!”老奶奶非常倔强。
这样的对话,也算是传统文化了,李寅寅笑而不语。
老奶奶喝了一口茶:“哎,你们啊,出生就赶上好时候,哪知道我们以前的日子,一家十几口人,就半个巴掌那么大的一块肉,全家分……分不好还要挨骂挨打。”
“你们家这么严的吗?”
老奶奶叹了口气:“我是童养媳。”
她慢慢说起自己的身世,其实她也不知道自己是哪年生的,只知道是跟着家里大人逃荒才到了这里,连逃的是旱灾还是水灾都不知道,也不知道自己是哪里人。
本地一个小地主买下她,给自己的儿子做童养媳,说是童养媳,就是小时候当丫环,长大了做老婆,五六岁就要给一大家子人烧饭做菜,稍微再大一点,就要学着做衣服。
婆婆对她不好,所幸那个小她一岁的小丈夫对她不错,姐姐长,姐姐短地跟在她身后,婆婆要为难她,小丈夫也竭力阻挡。
“他没少挨骂,说他娶了媳妇忘了娘。”老奶奶说到这,嘴角扬起一个微笑,眼里都是光。
后来,外面说打日本人,公公去当兵了,再也没回来,家境就一落千丈。
再后来,情况越来越差,日本人进了村,村里其他人都以为日本人只是想找点吃的,只要小心伺候就没事,没有一个人跑。
只有老奶奶的婆婆,她打小听说书先生讲《说唐》和《水浒》的故事,别的没记住,就记住了那些评书里的男人,不管是主角还是反派,但凡见到稍有姿色的女人,不管是不是有夫家,拉着就要扒衣服。
她看着自家儿媳妇貌美,生怕被这些丘八看上,便让小两口到山里去躲躲。
等小两口躲了好多天,把干粮都吃完了,天气开始变得寒冷才下来,这才发现,村子已经被烧成了白地,村里的人或是在树上吊着,或是在井里泡着,满地鲜血,村里的空地上还摆着几个大桶,桶里装满水,水上凝着厚厚一层黄色的油脂,老奶奶伸手捞了一下……从此,她就再也不吃肉了。
小两口一同投军,立志打死鬼子。
老奶奶原先只是负责后勤,后来上级发现她非常聪明,对改造枪械有相当的天赋,便把她送去了巩县兵工厂。
她刚去的时候,比谁都拼命,师父让她歇歇,她都不愿意,她心里有一个梦想,想让丈夫拿着自己造出来的枪,立功杀敌。
后来满怀着家恨的小丈夫运气极好,经过几次硬仗,战友皆没,独他还活着,他的职位升得比坐火箭还快。
如果没有意外的话,夫妻俩很快就能相会于顶峰,老奶奶当时已经完美地复刻了当时最先进的德械,并且做了优化,她满心期待着新年到来时,能与丈夫相会,把她亲自参与了整套流程的枪给他。
然而,意外发生了。
1941年的农历新年到了,老奶奶的丈夫不愿意在外敌未退的时候先对同胞下手,在上峰命令他去泾县茂林地区埋伏的时候,他……跑了,很快,他就以“通匪”的罪名,上了通缉名单,从此,杳无音讯。
老奶奶不明白自己丈夫做错了什么,哪怕师父跟她说,这叫:“攘外必先安内”,她也还是不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