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的核裂变发电技术存在临界质量,需要达到一定的质量才能产生温度,将水烧开,进而发电。
所幸随着大型粒子对撞实验的进行,人类找到了几种临界质量较低的金属元素。
其中小型化的钍盐熔融核电技术,已经在2023的内陆甘肃实验成功。
而这项技术还有着进一步小型化的可能,
当时的物理工程师甚至预言,在未来的某一天,这种安全性高的核技术,可以应用在新能源汽车上。
不过,人类并未等到应用钍盐核电池的那一天,因为人类找到了临界质量更小的元素。
"这套方案的问题也出现在了这里!"
“机甲需要动力,人类也有小型化核电池。”
“但我却几乎没有能力将这种电池造出来。”
“小型核电池需要锔与??这两种元素。”
“但两种元素并不存在于自然界中,而是人造元素,我需要先制作大型核反应设施才能产出的这两种元素。”
“为了造机甲,再造个大型核电站出来。”
“这个方案不行!”
……
看到电池技术这里的问题,鹏举便将这个方案否决了。
而空间站的上人工智能也像是没有脾气的打工人一样,面对的鹏举否决继续提出新的方案,
既然用电存在局限性,那么便用其他能源为机甲提供能源。
“用燃机倒也可以。”
“不过既然我能搞出燃机,我还造什么机甲,干脆造坦克就行了。”
“等等!”
看到人工智能程序提出的新方案,鹏举突然想到了什么。
“没人规定机甲一定是人形的!”
“我能否造一个陆地上的怪物,甚至用上航天推进装置,让这怪物有上天的能力。”
……
随着想法的发散,鹏举的脑海中涌现出了许多思路,
在将那些天马行空的想法抛去后,鹏举还是打算从更务实的方向上展开。
“先从类似坦克的装置开始!”
按照鹏举的想法,空间站上的人工智能也模拟出了大量的方案,
毕竟坦克技术,古老且成熟,在这古代鹏举也不需要担心穿甲弹甚至无人机的袭扰。
因此有些细节地方需要按照这个时代的情况进行更改。
“可以加装一些机械臂!”
“还有油料供给”
“我在妇孺城那里还留有油矿,不知道还能不能运送到这里。”
“对了,既然可以在陆地上爬行,也可以使用一些较大的核电池。”
“也许可以尝试油电混动。”
“……”
鹏举在登陆返回舱中默默的规划着什么,
若是放在之前,他不会浪费时间,将资源向出舱设备上倾斜。
但那来自另一个时空的生物舱,在不知不觉中,改变了他的一些想法。
这种细微的改变,便是的鹏举也没有认识到。
喜欢我在古代发展航天科技请大家收藏:(www。xiakezw。com)我在古代发展航天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