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是这短短的几句话,既无前文也无后果。
上面的信息缺少了太多,让鹏举有些看不明白。
但所谓未来是空白的这几句话,让他有了一种不好的预感。
“我曾回到过史前,按理来说,未来应该依旧存在才对,怎么会是空白?”
“那道信息里究竟有什么内容让另一个时空的我,放弃了回去?”
鹏举心中十分纠结与好奇,可惜按照生物实验舱所留下的线索。
那道来自另一未知时空的信号,还需要两年时间才会出现。
更麻烦的是的,他还无法肯定那道信号一定会到达。
未来的不确定性,让鹏举心中有些奇怪的情绪。
身为航天员的他总是走到距离人类最远的地方,总会面对人类未曾探索过的空间。
这种未知不但不让他害怕,反而引起了他的一些兴趣。
……
相较于这段话的扑朔迷离,更加的让鹏举注意到的是另一句话:
“机甲计划失败了!”
“机甲!”
看到这两个字鹏举的眼中不由的一亮。
因为一些生物特性,他无法长时间离开登陆返回舱。
虽然航天服能给他提供一些外出的活动能力。
但航天服自身的气密性原则,又让他的外出活动充满了风险。
再加上这个时代的人类,受到法律的约束不多,很容易攻击他。
因此鹏举平时一直待在登陆返回舱中。
虽说2013年人类火星登陆计划中,将航天员500天封闭生活训练作为了基础训练之一。
而身为小行星带空间站的驻外航天员的鹏举更是经过了大量的训练,让他在密闭空间生活上几年也没什么。
但话又说回来,外界的风景就隔着气压舱,他却不能走出去领略这个时代的风光,这让鹏举难免有些遗憾。
如今看到机甲这两个字,一种念头忍不住浮现了上来。
“以如今成熟的外骨骼技术,加上航天服似乎可以造出有一定作战能力的机甲设备。”
“不过,从这生物实验舱内解读的数据却又告诉我,未来某个时空的我,也实行过这个方案,但却失败了!”
“这是为什么?”
以当前人类的掌握的技术,这种方案看起来的确是可以实现的。
“小娜!”
鹏举没有过多的纠结,而是唤出了空间站上的人工智能程序。
随着鹏举提出问题,空间站上的智能程序开始进行分析,并进行初步的模型设计。
很快一套简易的方案模版,便模拟计算了出来。
人工智能也给出了相同的答案,鹏举的想法是可行的。
人类早在2000年左右,便实现了辅助型外骨骼的应用,
不过那时人类受限于电池技术,这种外骨骼无法长时间使用,
但随着2020年左右,人类应用于的新能源汽车上的电池技术实现突破,外骨骼技术得以进一步应用。
只可惜人类想象中的机甲,所需要的能源极高。
等到了鹏举所在的时代,虽然人类还未突破核聚变技术,但微型核动力电池已经有了长足的进步。
虽说人类一直渴望突破聚变技术获得无限能源,但可惜这项技术的难度太大。
于是一些物理学家将目光放在了核裂变电池的小型化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