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承恩,你说是不是有人在偷朕的银子?”奥雅妮走了,带着满满的收获又去慈宁宫里找皇后占便宜去了。可洪涛躺在沙上却怎么也睡不着,半晌过后突然蹦出一句。
“万岁爷,奴婢失察,罪该万死。”结果这句话让坐在马凳上打盹儿的王承恩顿时困意全无,双腿一软跪在了地上,本来就不浑厚的嗓音里已经有了哭音儿。
皇帝并不贪财,也不吝啬,但对贪墨、浪费恨之入骨。办事不力只要有合理说辞,就不会受到太重惩罚,可谁要是沾上了这两样,那就离城楼上的木杆子不远了。
作为皇帝的内当家,还统领着蹴鞠队和壁虎,各地皇庄产业的账目都攥在自己手里。现在银子不够花了,还没现有人动手脚,而是被皇帝先指出来了,这份罪责很难洗脱。
“那你说为何朕弄来那么多银子,却总是不够花呢?”
“……是朝臣们办事不力,军备、赈灾、修路全靠万岁爷用内帑补贴,自然有照顾不到的地方。”王承恩想了想,还是没觉得有人敢对内帑动手脚。
“嗯,这话说得有水平,朕爱听。去吧,你也睡会儿,吃晚饭的时候再来。哦对,派到奥雅妮身边的人应该也回来了,差人找她把这段时间在吕宋的记录拿回来。”
洪涛并不是怀疑有人动了内帑,有蹴鞠队和御马监两个体系协助,所有牵扯到皇室的收入支出都有明细账目,虚报一些有可能,大笔挪用很难。
他只是感叹做事太难,又找不到人诉说,只好拿王承恩磨牙。同时也没忘了查一查奥雅妮,放心是不可能的,顶多做到在监控下有限度的不怀疑。
真是孤家寡人,而且这种状态随着手中的权力越来越大还会越来越严重,没有任何办法能缓解,也不知道什么时候是个头。
景阳十三年(1617)的下半年对于大明百姓来讲还是比较平静的。边关没有生战事,朝廷也没大规模征召劳役。
年初生在北直隶、山东、南直隶部分州县的漕军暴乱,在海军总督王昇的大刀阔斧之下很快就被扑灭了。虽然死了不少人,却没有蔓延到其它省份。
古代老百姓对于民间骚乱一向不太关心,或者说消息很闭塞,只要不干扰到自己的生活,顶多会在茶余饭后聊两句,甚至连知道都不太容易。
但到了8月份,《半月谈》与《商报》几乎同时刊登出来的一则文章,却引了民间层面的热议。文章的名字叫《何为债券?》,署名为江湖百晓生。
债券?这个名字对大明百姓来讲确实很陌生。可是让这位江湖百晓生一解释,马上就茅塞顿开了。债券,顾名思义,就是借债的凭证,俗称借条。
可是这两家大明最大,也是唯二可以在两京十三省行的全国性报纸,为什么要在寸纸寸金的头版上讨论这么简单的话题呢?别急,只要耐心把文章看完,答案就跃然纸面了。原来是大明最大的钱庄,日月银行要行债券。
对于这家银行,沿海地区的民众多少都有些了解。它在天津、济南府、松江府、福州府、漳州府、广州府、马尼拉城设置七家分行,同时还在扬州、苏州、杭州、宁波、潮州、濠镜澳设立了六家办事处。
凡是与海贸有关的经营者,或者进行南北大宗货物运输的商人,还有四个实施新政省份的各级官府,或多或少都与这家银行有往来。
因为日月银行有几项独创的业务,让这些人和机构一旦用过就舍不得放弃,比如兑换胜利银币、付息存银、还有通存通兑、抵押贷款、农业贷款。
举個例子,当位于顺天府之外的商人想大量采购当地特产,诸如流光斋的琉璃器、时间工坊的自鸣钟、海河毛纺厂的毛线等。
先要做的就是找一家在本地和顺天府都开办了分号的钱庄或者银号,把购货银两先存进去,拿着钱庄银号开具的不记名票据,再去顺天府的厂家采办货物。
如果商人所在地没有钱庄银号在顺天府开办分号,那就得带着银子跑到附近的市镇去寻找其它家钱庄和银号,否则拿着票据到了顺天府厂家不认也是白搭。
但有了日月银行之后这个步骤就被简化了。只要是在执行新政的省份里,无论工厂还是商户乃至海关和官府都认日月银行出具的存银票据,交易起来根本见不到银子,只凭票据出入就可以完成从出货到通关再到交税的一些列环节。
那有人说了,我家附近没有日月银行,去存银子换票据要走很远路,同样不方便。没关系,平日里做生意的时候收到胜利金币就攒着,那玩意和白银的比值是十倍,攒上几十枚,只要不是太大宗的采购基本都能满足需求。
又有人说了,我没有金币,也没地方换去。那对不起,以前怎么做的现在照办就可以,不使用日月银行提供的服务也不会死。
前面说过,日月银行目前的营业范围只能覆盖四个新政省份和沿海地区的主要工商业城市,对大部分内地省份城市还无能为力。
而在四个新政省份和部分沿海城市里的商人,通常会把家里不用的银子提前存到日月银行里去,换成大小几种面额的票据,这样有需要的时候揣上票据登船就走,省去了很多跑路的麻烦。
另外与大明传统的钱庄银号不同,往日月银行存银子不光不收费用,还给利息,根据数量不同,月利从半分到2分不等。
也就是说如果在日月银行存入1oo两白银,按照2分月利计算,一个月之后本金加利息就可以拿到1o2两,一年之后本金加利息是124两,也就是年利2分4。
而大明传统的钱庄银号也有放贷业务,江浙地区利息稍高,广东福建稍低,普遍为月利3分到5分,年利3分6到6分。具体利息高低没有规定,全看借贷人的社会关系和信用,以及借贷的数量。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