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中宵点了点头,沉吟一会。道:“如此看来,契丹人只怕是坚持不了多久了。此时反攻,也不能说错。今天是闰腊月初六,离着过年也没有多少日子了。”
说到这里,对一边的亲兵道:“去请富弼、刘几和李璋、李复圭来,说我有要事相商。”
不多时,几个人进来,向杜中宵行礼,各自落座。
杜中宵道:“乾宁军的马怀德,来文说契丹人的攻势已衰,请求反攻。”
富弼道:“现在只是闰腊月初,此时反攻,是不是早了一点?”
杜中宵道:“我本来也是这样的想的。但仔细想想,也未必早。此次契丹南下,实际上准备得很不充分。两帝争立,打了数年,幽州早已经疲备不堪。契丹又调集了倾国之兵,四十万大军南下,四十万签军运粮,一共八十万大军。八十万人,几个月人吃马嚼,要多少粮草?”
富弼一怔:“太尉的意思,是契丹人可能没有粮草了?”
杜中宵点了点头:“不错,契丹能调粮草的地方,本来就没有多少。两帝争立数年,积蓄也早已经消耗光了。他们本来打的主意,是南下之后抢掠,需要粮食不多。结果本朝坚壁清野,抢不到粮食,还能够坚持多久?耶律洪基率大军攻沧州,打到现在没有结果。如果乾宁军出于下风,契丹人再待下去已经没了意义。近些日子,契丹运了近万石粮食到武清,估计就是最后的军粮。”
李璋道:“最近得到的消息,契丹确实再难搜刮到粮食。还有,东北的女真人因为征粮太多,趁这个机会,已经起事了。从契丹国内的消息来看,契丹人很可能会很快撤军。”
杜中宵道:“如此看来,我们以前对契丹估计得过高了。原来准备过了新年反攻,现在看来,必须把时间提前。诸位说一说,到底什么时候反攻合适。”
刘几道:“如果契丹兵势已尽,就不必一定要等到新年。现在反攻,不利的因素无非是河流池沼依然结冰,怕契丹人逃走。只要我们以重兵,抢先一步夺取契丹军粮,就不怕他们会逃。”
富弼道:“契丹的军粮在武清,如果能在南运之前,我们抢过来,契丹无粮能逃到哪里?”
刘几对李璋道:“现在的幽州,能不能征到军粮?”
李璋道:“南边的一些州县,应该城中还有一些存粮。至于百姓,应该是征不到了。这些日子,契丹境内许多人依靠树皮充饥,哪里还有粮食?”
李复圭道:“契丹千里运粮,打了两个多月,抢不到粮食,确实难以支撑。”
杜中宵想了想,摇了摇头:“我最担心的,是给契丹留下了退路。大好局势之下,让契丹人最后逃了出去,如何向朝廷交待?必须万无一失,把契丹的退路彻底封死。”
赵滋道:“太尉,契丹要逃,无非两一条路。一条是过燕山去中京,另一条是去平州,而后到东京去。东京道被搜刮得太狠,跟幽州一样没有余粮。数十万大军过去,一样找不到吃的。且还不说,现在女真作乱,没有粮草契丹人怎么平乱?至于去中京道的路,就好防的多了。”
杜中宵看看众人,道:“如此看来,都同意近期反攻了?如此也好,一直等下去,等得心焦。我会向朝廷上奏,近期大军直接攻契丹。赵滋,你会同属下,以最快的速度,把进攻的计划做出来。”
赵滋叉手应诺。计划实际做了很多份,时间改了,只要把旧计划修改一番即可。
杜中宵道:“此次反攻,大军分为三部分。一部攻武清,夺取粮草之后镇守,并且分兵北进攻取平州,彻底断绝契丹的退路。另一部直攻析津府。幽州契丹的军队不多,不必管那些小城镇,大军直进,把析津府围住,震慑契丹的挥心。还有一部,则北上攻取州县,特别是要把契丹去中京的退路封住。至于沧州和乾宁军的契丹军队,则由刘兼济、马怀德两军,加上南线的军队围剿。”
富弼听了,皱了皱眉道:“进攻契丹主力的军队,约二十余万人。对四十万契丹大军,够不够?”
杜中宵道:“只要不被他们击溃就足够了。而后北上的军队,可以回来支援。最关键的,是要把契丹的退路封死。纵然前期辛苦些,也是值得。”
众人一起唱诺。
杜中宵道:“这是关系国运的一战,都打起精神,不可有任何疏忽!这一战胜了,不只是收回了燕云,天下一统,还可以重创契丹,大军北上。自唐时,契丹乘势而起,雄居草原几二百年,中原无力与其作战。灭他四十万主力,就形势大变。”
说到这里,在座的人都觉得有些兴奋。以前的中原也不是没有打过胜仗,但对契丹,最多就是击退而已。契丹人败回草原,休养生息几年,养好伤口,依然是中原大敌。此次不同,相当于把契丹的生力军全部歼灭,不让他们回去了。
草原人口才多少?四十万大军,只怕要百年才恢复得过来。这一战之后,宋军可以从容北上,不只契丹,而是扫荡草原的所有势力。汉唐的伟业,已经在招手。
富弼吸了一口气:“自太尉北上救唐龙镇起,便就军威复兴,连战连胜。如果这一战胜了,天下间再无强敌,武功可迈汉唐。我等众人,可比卫霍,是何等功业!”
千年来,武帝时卫青和霍去病击败匈奴,建功立业,是何等的荣耀。功比卫霍,对于军人来说,是最高的荣眷。在这一刻,杜中宵离着那个距离格外的近。
第66章力求全歼
崇政殿里,赵祯看着几位大臣,道:“河北杜太尉来奏,近些日子契丹似有不支。担心其退去,拟出动大军,倾全力征讨。众卿以为如何?”
文彦博捧笏:“不知杜太尉的征讨,是意欲如何?”
赵祯道:“全歼四十万契丹大军于幽州,不使其只马北还!”